大毒枭沙坤死后的一些不解之谜
来源:www.zhongliu365.com时间:2010-10-19奇闻指数:编辑:admin手机版
传奇毒枭坤沙
1990年7月,坤沙在荷蒙大本营训马。
1.担心遭掘墓骨灰撒海
据国际媒体10月30日报道,缅甸政府官员证实,74岁的头号大毒枭坤沙确实死了。
坤沙的秘书说,坤沙是10月26日在缅甸仰光去世的,死因不明。但坤沙长期来一直受到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困扰,并且半身瘫痪。缅甸的一名官员称其已经于10月30日火化。一名火葬场工作人员也证实了这一情况。
曾做过坤沙对外发言人10年的昆赛表示,掸邦(注:坤沙设立的由缅甸掸族组成的所谓“掸邦共和国”的简称)抵抗运动中没有人会为被视为“叛徒”的坤沙服丧。他说,坤沙的骨灰可能被撒进孟加拉湾而不是运回掸邦故乡安葬,因为“怕坟墓可能被人破坏”。
2.杀岳父向国民党残部邀功
坤沙1933年出生于缅甸掸邦莱莫山弄掌大寨,属于有中国血统的缅甸掸族。
坤沙有三个名字,中文名字叫“张奇夫”,缅甸名字为“关约”,“坤沙”则是泰国名字。坤沙从小没读过书,幼年时失去了母亲,生活在一个破裂的家庭中。后来由其父的一个名叫昆山的亲戚抚养成人。
50年代初,坤沙一度混迹于流窜掸帮的国民党残部中,学会了一些军事常识。后来,他拉起了一支专门护送毒品的小小贩毒武装。
1949年,在解放战争中被解放军击败的蒋军第8军、第26军残部从云南溃逃到缅甸,进驻金三角地区,本想建个据点准备日后响应蒋介石“反攻大陆”,但时势变迁,反攻已不可能,而这几千人的生活却成了大问题。在这种情况下,由美国中情局和国民党策划,让这些溃兵种鸦片以解决给养来源。从此,金三角的鸦片种植从一家一户的生产进入了“成片开发”阶段,每到旱季收获前夕,漫山遍野的罂粟花鲜艳夺目,奇香四溢。到上世纪60年代,世界被这奇香所毒害,而金三角却因这奇香收进了大把钞票。
这时的坤沙,已长成一条30多岁的精壮汉子,他看出毒品生意的远大前景,于是娶了一位首领的女儿,并很快成了岳父的左膀右臂。
这时的金三角,各部族的杂牌军和小股武装数不胜数,相互间为争毒品利益经常大打出手。坤沙看出当时实力最强的还是国民党军残部,就在本部族与国民党军的一次冲突中,亲手杀了岳父向“国军”邀功请赏,请求联合。以后他又用各种手腕,拉拉打打,渐渐收编了附近所有的小帮派,在缅北建起了一支统一的武装和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盘。
3.建立毒品帝国
有了地盘后,坤沙开始在毒品经营中大展拳脚。他采取措施鼓励当地民众种植鸦片,花费巨额资金,不断更新提炼设备。坤沙很有些“名牌意识”,在莽莽丛林中,居然研制提炼出纯度高达98%的4号海洛因,使全球毒贩和瘾君子趋之若鹜,“金三角海洛因”从此也臭名远扬,最终占领了世界海洛因市场的70%。
坤沙旗下的孟泰军在缅甸边境荷孟的大本营手持木制长枪,接受军事训练。孟泰军主要由年轻士兵组成,但军中有人不满坤沙只顾贩毒赚钱而出走,使坤沙势力大受打击而没落。
除了贩毒,坤沙还走私宝石,贩运军火。随着毒钱的不断聚集,坤沙的野心开始膨胀,他不断扩充自己的军队,最高峰时兵力曾达两万多人,他在辖区内开关设卡,征收各种税费,金三角俨然一个“国中之国”。
由于坤沙当初剿灭不少小股土匪,再加上他的势力可以抗衡当时的缅共游击队,所以缅甸政府对他的贩毒活动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后来眼看着坤沙要“坐大”,缅甸政府开始着急了。
1969年,缅政府通知坤沙去缅北军区司令部开会,坤沙不知是鸿门宴,当即被逮捕,并被判处死刑。但是缅甸政府怕坤沙的军队闹事,一直也没敢处死他。坤沙的参谋长、国民党军官张苏泉在1973年4月设计绑架了两名来缅甸工作的苏联医生,要求交换坤沙。此事引起世界震惊和苏联的强烈反应,缅甸政府无奈,在5个月后放“虎”归山。
出狱后的坤沙,看出缅甸政府已不容自己,自己也不愿再寄人篱下过提心吊胆的日子,于是他带着旧部隐入丛林,四处招降纳叛,利用民族情绪号召掸族独立,并在金三角地区设立了掸邦议会,建立了有多个部长的“政府”,1994年更公开宣布成立“掸邦共和国”,自任“总统”。他的军队叫“掸邦革命军”,他用贩毒得来的钱不断更新武器装备,其武器先进程度一直高于缅甸政府军。
4.严禁部下吸毒
坤沙治军恩威并重。他本人像个白面书生,看上去并不凶神恶煞。虽识字不多,却颇尊重“读书人”。据称他对其同伴讲义气,对掸族人重感情,甚至常嘘寒问暖以示关怀,颇有些草莽英雄的气概。尽管坤沙贩毒无数,却不准其部下吸毒,他本人也早已戒毒,还规定任何人发现其部下吸毒均可当场处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