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看奇闻 > 历史野史 > 手机访问:m.zhongliu365.com

光绪初年千古奇灾 饿死一千万人

来源:www.zhongliu365.com时间:2013-02-06奇闻指数:编辑:admin手机版

在清朝光绪初年,曾经爆发过一场特大旱荒。这是一场被清廷官员称之为“此千古奇灾,是铁石心肠亦当泪下”的大饥荒。这场大旱荒发生在1876年到1879年,持续了整整四年之久。当时受灾的地区包括了直隶、山西、山东、河南、陕西等北方五省,甚至波及到了江苏、安徽、甘肃、四川等地区,饿死的人数达一千万人以上,这段期间是清朝以来的特大荒年,这场大旱荒主要是以1877年和1878年为主,因为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、戊寅,所以在当时被称之为“丁戊奇荒”。而又因为河南和山西旱情最为严重,又被称为“晋豫奇荒’、“晋豫大饥”。

 

在19世纪的70年代,当时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(捻,是从捻绳的意思而来的,就是合起几股为一股,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意思。当时的参战方主要是皖北、苏鲁豫三省部分地区农民,历时18年,波及皖、鲁、豫、苏、陕等10个省区,歼灭清军及地方团练十万余人,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国和北方各地的农民起义,给清政府以沉重的打击。可惜因为捻军领导者的政治目光短浅,未能形成集中统一的领导和指挥,而最终被清军各个击破,全军覆没。)都已经相继失败,农民起义的运动陷入了低谷,清朝对外也没有战争,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社会里少有的和平局面,是被称作“同光中兴”的一个时期。

可是就在此时,同治帝驾崩,慈禧选择了年幼的载湉来继承皇位,光绪帝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最不幸的君主之一,此时的清王朝早已腐败不堪,他一上台,迎面而来的又是一场特大的天灾——中国近代史上甚至中国历史上都极为罕见的华北大旱灾。

 

1875年是光绪元年,这一年,北方各省的大部分地区都先后出现干旱的景象,尤其是在直隶、京师地区。根据《清史纪事本末》中所记载:“夏四月,京师大旱。”5月11日(四月初七)清廷的上谕中也说:“京师入春以来,雨泽稀少,节逾立夏,农田待泽孔殷。”在北方的张家口古北口等地区,也因为天气亢旱,“麦收大坏”。由于旱情严重,清廷特意降旨祈祷,并命令五大臣虔诚求雨。可是一直到这一年的冬天,全省的雨水仍然很稀少,农田也大多龟裂。与直隶相邻的山东、山西、河南还有陕西省,在这一年也出现严重的旱情。而处在更远一点的甘肃省,因“各郡大旱,聚集于秦州(进天水市)的饥民多达数十万之众。”

 

华北大面积的旱情在持续了两年之后,在1877年达到了顶峰。在旱情的同时,更是祸不单行,很多地区又接连发生了水、蝗、雹、疫、地震等灾害,使当地的百姓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。在朱寿朋所编纂的《光绪朝东华录》中记载:“自去年以来,直隶、山东、山西、河南等省,田禾缺雨,荒旱成灾,粮价日增,流民遍野。逮及今年,直隶、山东、河南三省,春麦少有收获。而山西一省,荒歉更甚于去年,人情汹汹,朝难保夕,子女则鬻于路人攘夺或施于里党,啼饥者远连数郡,求食者动聚千人。户少炊烟,农失恒业......实有耳不忍闻者。”面对汹汹而来的灾情,清政府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,光绪帝频频到大高殿设坛祈雨,但遗憾的是却很少能灵验。

 

可以说,在近代中国,只要发生比较大的灾荒,总是会“饿殍遍野”,“十室九空”。而清朝末年发生的“丁戊奇荒”因为清王朝已经腐败不堪,灾情就显得更加严重,华北灾区尤为显得一片凄惨的景象。

这场罕见的灾害从光绪初年一直持续到了光绪五年,当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在奏议中说灾区“历时既久,为地尤宽,死亡遍野,诚为二百年来之所无”。根据不完全统计,从1876年到1878年期间,仅直隶、山东、山西、河南、陕西等北方五省,被卷入灾荒的州县中的饥民多达二亿多人,占到了当时全国人口的一半。死于饥荒和疫病的人多达1000多万,从重灾区逃荒外地的人数达到2000多万以上。仅当时的人口大省山西一省1600万的居民中,就死亡500多万人,另有几百万人逃荒或是被贩卖到了外地。毁灭性的旱灾,使山西农村长时间大面积的减产与绝收。连续两年的饥荒,使农户蓄藏一空,将愈来愈多的灾民推向死亡的边缘。饥饿难当的灾民为了“苟廷一息之残喘。只得“取小石子磨粉,和面为食”或者“掘现音白泥以充饥”,结果“不数日间,泥性发胀,腹破肠摧,同归于尽。随著旱情的发展,可食之物的罄尽。“人食人”的惨剧最终发生了。大旱的第三年(1877年)冬天,重灾区山西,到处都有“人食人”的现象。吃人肉、卖人肉者,比比皆是。有活人吃死人肉的,还有将老人或孩子活杀后吃的……

奇人奇事未解之谜世界之最奇异生物宇宙探索

本月排行

团团转!
  • 古代神童真多!甘罗抛砖引玉,后面一大堆,小孩子当大官干得了?